第624章 财政危机?(第3/4 页)

奷雄天下 大罗罗 324 字 2024-02-18 08:20:51

钱砸出来的胜利也不为过。

幸好在中原大战前贾似道和蒲寿庚闹出个迟约风波让陈德兴的天道庄狠赚了一笔。这笔飞来之财没有留在天道庄的账面上,而且被提出来作为支撑中原大战的军费。

要是没有这笔钱,黄智深的头还得再大上十倍!

可是现在飞来横财已经花的差不多了,中原大战之后整军的费用,就得政务司想办法了。

所谓的整军,就是扩编明军陆军。明军陆军计划扩充成四个军外加十二个都督府(包括十个省级都督府和两京都督府)和两个总督府直辖队。都督府都是军级机关,人员配备起码上万,这就等于一下扩军十二万几千!光是招募、训练、装备和各级衙门的开办费用,就是几百万贯的支出!往后还得给这多出来的十二万人发饷发粮,当然还得出钱支持他们在地方上的军事行动(主要是剿匪和镇压不法豪强)。

这几百万贯一出去,政务司可就囊中羞涩了,累年的积蓄花去了大半。在天道庄的账户上,属于政务司的存款已经不足八百万贯了!

这笔钱不仅要应付接下去陈德兴的登基大典,还要留出一部分作为特别费,随时应付可能发生灾害或是战乱。财政只能用捉襟见肘来形容了。

而南宋恰恰又在这个时候来添乱子,实行什么海禁!虽然南宋朝廷的执行能力很成问题,下面一票团练头子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会真的禁了海。但是这道禁令,还是不可避免的转化为了成本——临安府和庆元府的海港就在南宋朝廷眼皮底下,怎么都能禁了。

临安府和庆元府的手工业品就只能长途运送去别的港口,沿途的关卡的税费就不说了,到了地方还得大把掏钱摆平各种衙门和团练头子。

更可恨的是,在很多时候花钱也不一定有用!海贸的利润太厚,那些控着海港的团练头子还有他们背后的势力,都打着垄断的主意——入港的货物只能卖给他们,想要买入货物同样要通过他们。

如此一来,海商们利润顿时大降,全都叫苦不迭,还联名上书给陈德兴请求减税——他们实在交不起一年一千多万的各种税收给陈明朝廷了。

黄智深自己家里就是海商,如何不知道这减税的要求是合理的?可问题是,这一千多万的开支是早就定好了的。如今大明的财政收支,也就是刚刚平衡而已,再没有几年前盘子没有做大时候那样的宽裕了。

这盘子大了,开销也大,但是收入却根本没有办法跟上。大明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分税,在黄智深的整理之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