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杀,不杀!(第2/3 页)

大明之雄霸海外 比萨饼 838 字 2024-02-18 08:57:36

军追不及也。

在倭人认知中,头颅是人的灵魂所在,如果变成无头鬼,连投胎都不成,万万不能被砍头。

一逃一逃,原本喧嚣无比的战场上瞬间沉寂下来,人一下子就跑光了,竟然只留下了明军、幕府本队以及无数的尸体。

按照事先的部署,一半明军退回山岭,拱卫东南王,另一半明军分散开开,则沿大路推进,如遇到抵抗时则消灭他们,等于为幕府军抵抗武力支持。

如果没有遇到抵抗,那就当成巡游吧!

一些好战的明军不太满意这条命令,他们舔着唇皮问军官道:“不顺路杀些人,兄弟们有力气没使出去,晚上睡不着觉!”

被军官白了他们一眼,顶回去道:“兄弟你贵庚?你去踩死蚂蚁的游戏觉得很好玩吗?”

于是那些明军只好无精打采地跟随部队前进,枪都不发一弹,没杀一人,遇到抵抗,那些倭人见到是明军,立即投降!

明军允许受降,没杀他们,幕府军也给面子,那些倭人反倒得生,其他倭人则没那么好的待遇,倭人杀倭人,一点都不手软。

明军赞助倭人的砍刀大显身手,杀起来真是又快又厉,不愧是华人出产,品质有保证!

幕府军杀人,明军不杀人,皆有考虑。

这一次打胜仗,幕府军必须扬威,让所有的倭人们清楚到幕府的厉害,杀一儆百,省得他们以后再来。

同时,倭岛人太多了,粮食都不够吃,杀些人,减少人口总有好处嘛。

最后就是投名状,倭国大名共有三类,一类是亲藩,与德川家有亲戚关系,他们的忠心毋庸置疑,第二类是谱代大名,他们是1600年关原之战前一直追随德川家的大名,这两类大名都追随江户幕府,但谱代大名的忠心不如亲藩,第三类则是外样大名,造反的主力。

待到谱代大手里都沾了外样大名的血,那彼此间的关系也就难好起来。

先前两军交战,各为其主,杀来杀去没什么。

现在追杀,是主动去杀,那仇恨就大了!

至于明军不杀人,是给幕府面子,当着倭人的面去杀倭人,幕府的面子须不好看。

正是那句话“我家的孩子我来管,轮不到外人来说话!”

如果没有幕府军在旁边看着,实际上,在上代将军德川家光时期,颜常武曾率东南军攻破倭国多个藩国,杀人放火,抢劫财物与人口,以致赤地千里,天高三尺,大明为之清明。

抢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