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玩火(第2/3 页)

83;尼古拉耶夫娜女大公为君主的波罗的联合公国——这意味着要放弃由梅克伦堡-什未林公爵弗里德里希·弗朗茨四世出任大公的第一预案了!

如果第二预案再行不通,那么就只能采取第三预案……那就是放弃爱沙尼亚自治邦,让库尔兰自治邦加入波兰联邦。真的到了这一步,形势可就非常不利了。毕竟库尔兰自治邦没有独立国家的主权,而且波兰人也不是好相处的民族。另外,和爱沙尼亚的分离也意味着波罗的德意志地主会失去大量土地,而爱沙尼亚的油页岩、磷矿和石灰石等资源都不能为库尔兰德意志人所用。

执行第二预案的第一个难点,在兴登堡看来就是会不会引发同布尔什维克的战争。

让奥丽加女大公上台,协约国一方应该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毕竟尼古拉二世才是波罗的地区合法君主——如果协约国想要利用沙皇去团结四分五裂的俄国白卫军的话,他们就得承认沙皇是俄罗斯帝国的合法君主。而根据史塔西的报告,俄国境内白卫军的三大领袖,高尔察克、邓尼金和谢苗诺夫都是保皇党,他们和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很难合作,只有沙皇才能领导他们。

所以奥丽加女大公如果从沙皇那里取得波罗的联合公国君主地位,协约国只能捏着鼻子承认。而且,协约国也没有理由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的国家当成战败国对待。这就让波罗的联合公国成为德国突破《凡尔赛条约》的最佳突破口。

可是,波罗的联合公国拥立沙皇之女担任君主,也就意味着和布尔什维克敌对!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和苏俄的合作肯定会出些问题。甚至还会引发和苏俄的战争!

“中校,苏俄那边……不会出什么问题吧?”兴登堡元帅有些不确定地问。

“元帅阁下。”赫斯曼斟酌着说,“只要我们让波罗的联合公国在未来保持中立,并且让这个国家拥有一定的自卫能力。在苏俄击败外国干涉和波兰之前,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只是将来要修复两国关系,恐怕还得把女大公请下台。”

赫斯曼当然早就计算好了,苏俄击败协约国干涉和国内的白卫军就得到1920年了,至于苏波战争……苏联似乎是战败的。到那时,英法干涉苏联和波罗的事务的劲头应该耗得差不多了,波罗的再“闹个革命”,推翻奥丽加的统治,换一块共和国的招牌。应该就能修复和苏联的关系。

“最好还是能签署一个秘密的条约,以保证波罗的在战后的独立和不受侵犯。”兴登堡元帅摸了摸白胡子,然后又道,“条约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