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衬人(第2/5 页)

乘龙佳婿成语故事 府天 411 字 2024-02-18 08:30:23

斋的衣钵,清明方正,日后说不定还能再开创一个学派。如今你也有了学生,叔厚小友的心性虽说跳脱了一点,但这急公好义的性子却不坏。就是叔厚小友日后要稳重些,毕竟朝中都是些四平八稳的人,最看不得有人与众不同。”

“而金、郭二位,虽说会试几次挫败,可就凭着你们写了这两本农书,却也能说是不负此生了。不过,农书是写给农人看的,农人却大多不识字,你记得写得更浅显一些,否则,就和曲高和寡一样,你这本该写给农人看的书,他们却不懂,日久天长,书岂不是就失传了?”

“要知道,天下士人大多如之前折辱你们那年轻举人似的,重经史,重诗词,却轻实务,想来也没什么人去推广你们这些农书,所以方才有人把你们辛苦的成果当成了笑话。”

“从古至今,虽说农田产量渐有提高,可到底历经了几千年,这点进展实在是微不足道。为何?不就是因为钻研学问的读书人多,致力于这种实务的读书人太少吗?”

“所以,我有这么多学生,为什么最欣赏的却是九章这样一个关门弟子?不是因为他年轻,当然更不是因为他长得俊,而是因为……他小小年纪就知道教化的要紧,就知道农事乃国本,就知道若是有高产的粮食,百姓都能温饱,这天下就能太平。”

一口气说了这么一堆,葛雍没等张寿插话,他就没好气地说:“九章你也用不着在那假谦虚,你小子确实会折腾,但好歹折腾的东西也有点意思。不说别的,朱家二郎当年多混账一个人,现在居然也知道好农了,总算是好苗头!”

而葛老太师长长一番话,把在场众人全都带了进去,一时间谁都不知道说什么是好。足足好一会儿,陈献章才开口说道:“家师康斋先生曾经说过,葛老太师身居高位却虚怀若谷,今日晚辈方才真正见识。家师淡泊名利,对于做官的人往往评价苛刻,却很敬仰葛老太师。”

“什么敬仰,他是真淡泊,我却是跳不出这个名利圈子。老了不管事了,只能瞎折腾,顶多是为年轻人撑撑腰而已。”

葛雍脸上笑意更深了一些,却是若无其事地对华会首和几个证人点点头道:“今天也多亏各位急公好义,也算是间接为金、郭二位主持了公道。”

华会首和几个所谓证人都是第一次见葛雍这种层面的人物,饶是华会首也算是见惯官场人物的都有些战战兢兢,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可从进来到现在,他们就只见葛雍谈笑风生,待人接物的态度口吻都使人如沐春风,那种畏惧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