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不进长城非好汉(第2/4 页)

朱门风流人物简介 府天 451 字 2024-02-23 18:09:27

饷转运的家伙这回怎的转了性子。不但如此,竟是连军器也没动什么猫腻,那六百把佩刀赫然是新出库的,上头还泛着油光。也正因为如此,他分外担心自己这儿的帐册。

因着从来没有人到兴和堡视察过粮储,再加上在这种偏远苦寒的地方更是不可能有什么做帐高手,粮库中的存粮和帐册一向对不起来——既有前任留下的老亏空,也有他在任上留下的新亏空——所幸宣府那边的人成天往这上头揩油,也不会在这上头为难,只要他上报缺粮,总会有粮车运来,久而久之,这亏空就大了,大到他这个千户根本没法子填补。

谁会想到,就因为一个月前阿鲁台犯兴和,皇帝竟然如此重视。可是,他被人一脚踢到兴和,实在是不甘心再给别人背这样的黑锅,又不是他中饱私囊!

在瞭望台上看了一会,王唤就和张越一前一后爬了下来。虽说一个年纪大了,另一个是文官,但一个是老当益壮,一个也不是文弱书生,因此动作都还算敏捷。到了地面,王唤就对张越笑道:“这次我一大把年纪仍然能出来,多亏了小张大人你那句话。不过,你虽说有圣命所负不得不来,但你是文官,等巡视完了就赶紧走,不要在这险地多留。”

“多谢王大人好意,但您也说了这是圣命,我总不能马马虎虎看个大概,否则到时候皇上问起来我怎么回答?况且老旧军器还要造册带回去,恐怕总得耽搁两三天。”

“死脑筋,这老旧军器就是拉回去也是当作废铁回炉,没人会计数的,哪用得着这么认真……罢了罢了,我知道你的难处,你年轻,盯着你的人太多,不像我这把老骨头人人能够让着几分。总之这地方不是善地,你尽快就是……想当初我在已故荣国公手底下当百户,眼睁睁看着他陷于南军,这一回不想再让他的后辈也陷进去。”

大明一共有两位获得追封的荣国公,双双都是朱棣起兵靖难时的左膀右臂。一个道衍和尚姚广孝,另一个则是英国公张辅的父亲张玉,而王唤提到的无疑乃是后者。而即便是消息闭塞的郑平原,此时也已经醒悟到这位兵部郎中大人出自何门,心中顿时更加不安。

这还真是走到哪儿都沾着姓张的光!既然王唤都说了这样的话,张越少不得开口谢过,见他叫了郑平原要谈军务,他也不好打搅,带着几个随从就直奔兴和粮库,见随行的两个户部书吏正盯着一本本发黄的帐簿皱眉头,他连忙走上前去。

“大人,咱们这一回不是又要装模作样吧?”

两个书吏跟着张越下了一趟江南,结果被当作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