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和平运动(第2/4 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隆美尔 大罗罗 463 字 2024-02-18 08:26:13

里尼并没有马上在美罗和平条约上签字。而是继续撮合美国和日本议和,因为墨索里尼觉得罗马帝国是一个负责任和有信誉的大国,不能抛弃盟友单独媾和。而是应该拉上欧共体和日本一块儿去和美国讲和。

所以墨索里尼对于撮合美日和平是非常热心的。

不过美日和平运动一直都不顺利,因为美国对日本怨念颇深,而且也不愿意放弃夏威夷群岛和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控制。

而日本自然不愿意让美国重新拿回夏威夷群岛,更不希望美国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保持强大的军事存在——别看现在太平洋战场的正面在夏威夷群岛,但是真正让日本如坐针毡的,其实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且不说刚刚开始大量布署到澳大利亚的B-29远程轰炸机对日本在南洋的油田威胁会有多大。单是从澳大利亚出击的美国潜艇在南洋的活动,就给日本人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潜艇服役,美国狼群的威胁正变得越来越大。而日本到底国力有限,不可能学历史上的英美那样拼命造船对抗敌人的水下狼群。

而且,日本海军向来重视决战而忽视护航,驱逐舰和反潜巡逻机的数量严重不足,根本应付不了美国的“潜艇海”——历史上英美为了对抗德国狼群,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总共装备了一千多艘,而德国在二战中潜艇的总产量则在1150多艘。两者的数量仿佛差不多,但是由于潜艇的损失率远远高于反潜的驱逐舰,而且英美的反潜手段也不限于驱逐舰,因此德国潜艇在大西洋战役中要面对的,一直都是在数量上处于极大优势的英美驱逐舰还有各种用于反潜的飞机。

反观日本,迄今为止总共就建造了200多艘驱逐舰,其中真正有用的“一等驱逐舰”只有150多艘(是截止1944年5月的总产量),因为在战场上一直有损失,现在保有的“一等驱逐舰”也不过118艘,几乎全部用于水面舰队的作战。

而余下的几十艘老掉牙的驱逐舰和极少量的一等驱逐舰需要对抗的,则是10倍于自身的美国潜艇(这个时空美国因为没有太平洋和大西洋制海权,不得不走潜艇海的路线),因此是根本无法取得胜利的。

而且德国对此也无能为力,不仅是因为欧共体海军自己的驱逐舰都不大够用(大西洋上也有反潜任务),还因为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事急转直下之前对大批量建造的“便宜船”1936年D型驱逐舰根本看不上。日本人想要的是法国“空想”级和“莫加多尔”级这样的超级驱逐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