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大八旗(第2/4 页)

奷字是什么意思 大罗罗 324 字 2024-02-18 08:20:51

镇住数千万欧罗巴土着?其二是拨都汗和那海汗所部,皆保持游牧习俗,只能常驻草原,无法入主欧罗巴农耕之土。如果大汗想要成为全欧罗巴的大汗,那么大汗的追随者不仅要最大限度地团结,而且还要彻底改变习俗。”

“改变习俗?”霸突鲁插了句话,“如今蒙古的习俗已经变了许多!”

“还不够!”刘孝元笑道,“如今是以几十万人治几百万,以一驱十。而要入主欧罗巴,则是以一二百万人治几千万乃至上万万,是以一驱数十上百。”

“咱们可没有一二百万人。”忽必烈好奇地看着刘孝元。一二百万对蒙古人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在忽必烈失去中原之前,中央兀鲁斯加上东道四王的部民,也就是二百多万。而如今蒙古本部失去,东道四王叛离,在丧失中原和西征的过程中又死了不少。

即便加上不到二十万汉八旗,忽必烈的核心部众往多了算就是六十万。其中战士不过十几万,就算这六十万都去了欧罗巴,东征西讨是够了。可要建立统治,那是根本不够瞧的。

“是啊,咱们不过六十万人,”霸突鲁也道,“其中能办事,能打仗的撑死就是二十万。就算咱们弃了三河之地,全伙去欧罗巴,仿佛也是不够瞧的。二十万人能占多大地皮?就算全去当士爵,能管住几百万人算多的了。再多的话,可就危险了!”

现在忽必烈在三河之地实行的制度,其实是一种封建制,通常就是一户或几户蒙古爵爷管一个色目人村子,汉八旗则住在大城里面。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人口比例就是一比十左右。这个比例当然是比较高的,不过考虑到蒙古人是外来征服者,显然也是必要的。如果一比一百分散开来,不仅很难压制色目人,而且一旦有事,蒙古人还会因为力量太分散被推翻——一个蒙古人怎么可能压制住一百个造反的色目?

所以分封蒙古士爵的办法,在欧罗巴是行不通的!

不过刘孝元却有办法。

“大汗,咱们的人不能只有六十万,得想尽办法扩大盘子。”刘孝元道,“咱们西征欧罗巴是打天下,打天下的时候人越多越好。六十万不够,得想办法弄出一百六十万来!”

怎么弄?现在生肯定来不及吧?

众人一头雾水。

忽必烈却仿佛想到了什么,眉头深皱,“刘卿,你是想扩编汉八旗?”

汉八旗和蒙古终非一体,如果汉八旗人太多了……

刘孝元不动声色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