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会客,师生(第2/5 页)

乘龙佳婿陈淮安 府天 411 字 2024-02-18 08:30:23

葛雍年纪大,却有一颗童心,这童心并不是指葛老太师童心未泯,为老不尊,而是说,葛雍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在学术上已经攀到了顶峰,于是排斥接受新鲜事物,就连从前一直都不愿意接受的阿拉伯数字,现如今也在他这个学生的影响下用得得心应手。

更不要说,葛雍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他硬栽了《葛氏算学新编》那一座书山,最初为了推广,老人家不得不默认,后来却索性爽快地当众承认那是他这个学生写的。

而且,葛雍还有最大的一个特质,那就是从来不喜欢吹嘘从前,吹嘘旧功,从来都致力于看今后。喜欢忆往昔峥嵘岁月,那是老人家;而喜欢不断钻研新问题,接受新事物,那不管年纪多大,心里却是永不言老的年轻人。

所以,哪怕眼前这些人在谈论学问之余,也不动声色地对葛雍夸赞着他这个学生,夸耀着他的成就,带出来的那些学生……但更多的时候,大多数人却都在忿忿不平地谈及往日朝中谁谁的打压,家乡那些父母官以及地方官民百姓对自己的尊重,自己的门生弟子如何如何。

当然,今天统共八位来客,也并非人人都是这种满腹怨尤牢骚,至少,张寿就只见敬陪末座两位,一直都是听得多,说得少,那些经史之类的学术问题还偶尔会插插嘴,但只要是牢骚这些话题,两人就果断不掺和了。

一个是约摸四十上下的瘦削中年人,葛雍介绍说是来自广东的名士陈石斋,早年乡试中举,只可惜会试屡试不第,随即葛雍就一口一个石斋来称呼对方。张寿按照常理就能推断出,石斋二字肯定不是表字,多半就是自己起的号。

然而,别说如今的大明迥异于历史上的明朝,就说历史上的明朝,他或许还记得一些人的表字,那号却是一窍不通,再说这一年多来他也没碰到什么历史名人,因而没有过分深思。只是觉得相比那些倚老卖老的家伙,此人不卑不亢,着实看着顺眼,应该是个真儒。

而坐在其人下首,据说乃是其入室弟子的那个表字叔厚的梁姓少年,则是忍耐力明显差很多,出于同样的敷衍者角度,张寿看得清清楚楚,人一直在悄悄调整坐姿,大概是这少年人觉得既然坐在末位,别人都忙着和葛雍攀谈还来不及,当然也就不可能注意到他。

但张寿既然看见了,不禁觉得有些意思。于是,当有葛府小厮送上茶来时,他就借着礼敬师长的名义,亲自起身给葛雍送了一盏,随即又一一递给了其他的宾客。

对于张寿这样尊师敬老的举动,那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