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胜利在望了?(第2/4 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评价 大罗罗 463 字 2024-02-18 08:26:13

去美国当大使的。”

“这是一个好消息!”海军大臣丘吉尔立即发话,“子爵,俄国提出要安排你和李维诺夫见面了?”

哈利法克斯子爵点点头,说:“是的,他们提出了。”

“看来俄国在巴统的损失真的很大!”丘吉尔抽了口雪茄,问航空大臣霍华德·金斯利,“法国人的通报收到了?”

“是的。”霍华德·金斯利说,“他们已经完成了2次空袭,巴统的石油城被大火笼罩。特德上将已经看过照片了,轰炸效果非常理想。

法国人自己损失了3架飞机,其中1架是被地面炮火击中,2架被苏联的战斗机击落。”

击落2架LeO-451轰炸机的是刚刚从列宁格勒的飞机场转场到格鲁吉亚的几架拉格-3战斗机。另外也有一些伊-16勉强飞到了6500米以上的高空(因为第一波轰炸点燃了炼油厂,因此法国空军的第二波轰炸采取了高空突防以规避地面火力),但是因为伊-16的高空性能太差,并没有取得战果。

“他们还在准备第三波轰炸吗?”丘吉尔又问。

“是的。”霍华德·金斯利笑了笑,“恶人只能做到底了。”

哈利法克斯子爵在一旁补充说:“法国人可是相当愤怒啊!”

英国人放了鸽子,让法国人独自去承受红色帝国的怒火,这事情自然是让人愤慨的。不过法国人现在也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轰炸,希望可以完全摧毁巴统的炼油设施。

“但我们已经胜利在望了。”丘吉尔非常乐观,“没有了巴统的炼油厂,斯大林就他没有了别的选择,只能切断德国的石油供应!”

丘胖子和这个时代大部分的政客、军事家一样,严重高估了轰炸的威力。

实际上这次大轰炸虽然点燃了许多库存的燃油,但是对巴统石油城生产能力的破坏却不是致命的——因为油料仓库距离炼油厂的核心生产设施很远,只是照片上看着很可怕。

根据后来的情报,在“巴统大轰炸结”束后的两个星期,炼油厂的日产量就恢复到了原先的50%,一个月后就恢复了70%的产能,三个月后就完全恢复了。

不过斯大林却有意夸大了损失……

“元帅,苏联大使馆送来了有关巴统事件的照片。”1940年4月5日(也就巴统大轰炸的次日)下午,刚刚列席了希特勒和莫洛托夫会谈的总参情报处长盖伦上校给赫斯曼带来了一叠被大火和浓烟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