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李德同志(第2/4 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评价 大罗罗 463 字 2024-02-18 08:26:13

而要做到这一点,仿佛也不是很难。因为苏联的天气摆在那里,一年当中有半年不是天寒地冻就是一片泥泞,是打不了仗——如果德军硬要在冬季发起进攻,那么斯大林还真是不怕的。而可以打仗的月份就是5月-10月间的6个月。

如果“赤色卫兵”计划能够成功,德军对莫斯科的围攻至少会推迟3个月……这就很有一点机会把莫斯科保卫战拖入冬季了。谁都知道,“冬天老爷爷是俄罗斯的朋友”,而德国人是很难适应俄罗斯严酷的寒冷气候的。

“很好,我批准这个计划了!”斯大林显得信心十足,他吸了两口烟,又问:“对了,谁会负责‘红色旅’的渗透?”

“是奥托·布劳恩同志。”朱可夫说,“是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推荐他的。”

“奥托·布劳恩……”斯大林低声念叨了一下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印象,“34年-38年间他在那里?”

34年-38年是大清洗的几年,不少德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同志都受了委屈。虽然现在这些人都表现得毫无怨言,但是谁知道心里面怎么想?

“他在中国工作。”巴甫洛夫说,“直到1939年才回到苏联。”

大清洗虽然可怕,但是躲过去的人还是有的,奥托·布劳恩就是一个幸运儿。在大清洗运动的那几年他都在中国工作,因为工作上的需要他加入了中国布尔什维克党,所以大清洗就把他给漏了——实际上他对苏联而言也不重要,小人物一个,方便的话就抓去劳改,麻烦的话留着也无妨。

“那么其他人呢?”斯大林又问。

他对德国红色旅实在有点不放心,让他们去渗透会不会方便他们背叛革命?

“请您放心。”巴甫洛夫回答,“参加渗透行动的每一个指挥员和战士都会由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亲自挑选,保证他们绝对忠于共产主义事业。”

……

绝对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奥托·布劳恩同志这个时候正在莫斯科的亚罗斯拉夫斯基火车站和自己的妻子丽莲·布劳恩吻别。丽莲·布劳恩是布劳恩的第二任妻子,两人在中国结识,1939年结婚。

之后不久,两人就一起抵达了苏联,他们在苏联的平静生活直到1942年,才被世界革命的爆发打破。

当时,拥有丰富军事经验,政治上也比较可靠,年龄也比较合适(布劳恩是1900年出身,世界革命爆发的时候42岁,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