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灭赵桓,保儒学!(第2/4 页)

大宋有多繁华 大罗罗 264 字 2024-02-18 06:33:37

一代又一代接受过蒙学“义务教育”和书院、诸学教育的新府兵(丁余)成长起来,就能殖民全世界了。

可没想到赵桓居然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搞起来儒家分裂,还公然打出了“天理至简、全在本心”的旗号……这是要坏大事啊!

只有“高二”水平的赵楷当然不会知道,他所推动的儒家“理学”改革的步子太大太猛,使本就松散之极的儒学产生分裂是非常正常的,即使没有赵桓推动,分裂还是会发生的。

都是知识分子嘛,都会思考,都觉得自己是“特牛”(特别牛逼),而且也没有严密的组织控制着……你能搞改革,我咋就不能搞改革了?你搞一套,我也搞一套!结果自然是分裂!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的许多教派、学派、党派中都发生过。

实际上,在原本的历史上,当朱熹高举起“理学”大旗的时候,以陆九渊为代表的一部分持不同观点的儒者就打出了“心学”的旗号。后来理学、心学两派一直从宋朝斗到清朝呢!

赵楷不明白这些道理,所以就以为赵桓不仅抄自己的作业,还坏自己的大事!越想越生气,种种桩桩的念头交织在一块儿,让他终于咆哮起来:“都给朕收拾准备去!朕要亲自去扬州,看赵桓还敢开劳什子儒林大会吗?”

这就要打啊!

岳飞、董金刚、李世辅、曲端、刘正彦、苗傅、牛皋这几个将帅都没料到赵楷会怒成这样。他们几个都没动,互相看了一眼,岳飞上前一步,对赵楷道:“官家……现在鄂州还没到手,李宝的水军堵在汉水出不来。是不是再等等?”

“等什么?赵桓都开儒林大会了!”因为岳飞说话了,所以赵楷只好强忍着怒火,“鹏举你还以为他会交割鄂州吗?”

岳飞一想也对,“官家,如果李宝的水军出不来,咱们怎么过长江?”

赵楷冷静了一点儿,岳飞既然一再提及水军的事儿,这肯定是个问题。岳飞已经带兵在山东路驻扎了不少时间了,一定已经研究过渡江收东南的问题了。

而赵桓的水军……那也是真的猛啊!

但转眼赵楷就想明白了,下江东是七分政治、三分军事。

关键不是有没有水军,而是有没有人心!

赵桓的水军再强,也就是十万之众,而且大部分还是海军,真正可以在长江上作战的人数只有三四万,战船不过三百艘……相对于长江的长度,这些船只水军根本不够用。

而且赵桓之前已经有了要跑路去两广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