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陈礼出,烽烟起(第2/4 页)

华夏的礼,陈礼的原文。是要作为教材,让每一个华夏子民都知晓的。或许,将来华夏子民会人手一册陈礼。这陈礼就是陈家王朝和华夏子民的“约法”,还是公开的“约法”,还是开国大帝,降世明王立下的祖制。是陈家王朝神圣性的体现,未来的陈明帝王除非发疯,否则绝不会改变陈礼的主要内容。

也就是说,陈礼一旦成为华夏之礼,士大夫们的利益就要永远受损了。那些世世代代靠科举维持门第的士大夫豪门。将会不可避免的衰弱下去。

而士大夫这个阶级在南朝的势力有多么庞大,在座诸公又有谁不知道

“陈礼好是好,就是变动太大太急了。如今天下不安,江南还有赵家天子,如果强要实行,就怕烽烟再起。”

第一个说话的是夏贵,他是安丰系将门的前辈,和陈德兴的爷爷是一辈儿的。前一阵亲自带兵攻打蒙古控制的顺天路,和陆虎率领的明上军会师。还提供了大批粮食用来救济河南的难民。之后更是头一批赶到燕京,一入城就代表淮西几百万庶黎劝陈德兴早日登基做皇帝。还把自己的宝贝孙女带来燕京,想要送入陈德兴宫中为妃。

拥戴的态度是很鲜明的而且这位和陈德兴的关系一直很不错。昔日保障河边如果没有他的兵马射箭相救,陈德兴早让蒙古人杀了。事后他也没出来争功。让陈德兴有机会做了一军之主。这份恩德,陈德兴自然不能忘记。

所有夏贵的孙女夏莲儿已经预定到了一个皇妃。就等陈德兴一登基便可以入宫了。

至于夏贵本人,凭着保障河相救和两度以粮秣相助的功劳,一个公爵是稳稳的。而且夏家军也会和李家军一样,在海外得到封国夏贵本人是不会出国的,他都快七十岁了,须发皆白,虽然身子骨还健朗,但也不是能飘洋过海行万里路的年纪,就安安稳稳留在燕京养老吧。

听了夏贵的规劝,陈德兴只是嗤的一笑:“烽烟再起有甚好怕这陈礼是华夏千年盛世的根基,岂是那等伪君子可以阻挡的”

夏贵只是叹息:“那些伪君子是没有什么,只是可惜江南的花花世界了”

满屋子的“英雄”,互相看看,眼神里面满满的都是无奈。

本来可以毫不费力取江南,大家伙儿只要跟着去就能大捞一票。可是陈礼一出,江南士大夫的团练军怎么都要拼命了吧说不定还会把江南打烂

虽然陈德兴也可以把这些士大夫封去海外。但是海外封国是长期的利益,那些地盘初期只有投资没有收获那种初期就有大笔收入的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