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献俘献捷(第2/4 页)

盛唐风月府天男女主 府天 519 字 2024-02-22 11:41:18

出了一条路来。

走在左边的王忠嗣虎背熊腰,雄毅刚猛的威势扑面而来。而右边的杜士仪则是下颌蓄着微须,稍显文秀。身材颀长的他穿着甲胄,那种多年军旅的气息很快就压下了他那文秀之气,再加上塞外风霜多年,他的面庞上更多的是杀伐果敢,黑亮幽深的眼神让人不想与之直视。至少,在对上他的目光时,李适之若无其事地转过了头,而李林甫则欣然颔首,仿佛不知道当年杜士仪曾经在御前直陈和他有隙。

杜士仪和王忠嗣行礼过后,李隆基竟是亲自一手一个将人搀扶了起来。端详着这两个如今都正在盛年的边镇节帅,他的脸上洋溢着欣悦的笑容,等两人惶恐连声地称谢后,他才松开手道:“突厥为患北疆多年,如今一夕臣服,大唐北疆可高枕无忧了!此等不世之功,可直追太宗皇帝当时!”

嘴上说的是臣子之功,但李隆基隐隐也有拿自己和太宗李世民比较的意思。见杜士仪和王忠嗣立时下拜口称天子之功,连带四周围文武群臣亦是纷纷恭贺奉承,他当即哈哈大笑道:“这是天宝改元以来,最大的一个胜仗,从今天开始,宫中大宴三日,以示庆贺!至于这些突厥战俘,悉数赦免,愿降者,君礼和忠嗣便将他们留在朔方和河东为将吧!”

除非是可突于这样祸乱边疆太久的,大唐对于战俘的处置大多数都很宽大,降将留在边镇的不计其数。杜士仪和王忠嗣都有看好的蕃将在此番献俘之人中,当即心中大喜,连忙谢过答应。兴庆宫虽是如今天子起居之处,比不上大明宫那不计其数的建筑群,可在李隆基的一次次修建下,仍然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因此这三日大宴的地方,便是兴庆宫的花萼相辉楼。

这座兴庆宫中专用于国宴的大殿高三层,每层宽广的大殿中足可容纳数百人,但只闻美酒佳肴飘香,丝竹管弦不断,作为此次大捷中心人物的杜士仪和王忠嗣几乎脱身不得。

就连杜广元身为杜士仪的长子,王忠嗣的弟子,同时也是此次功劳簿上有一笔的小功臣,竟也没法接近两人。而且,因为他特殊的身份,也不可避免地招蜂引蝶,倒不是宫婢们会对他抛媚眼,而是套近乎拉关系的人比比皆是,倘若不是他已经成了婚,恐怕有的是王公大臣现场招女婿。他好不容易瞅了个空子装醉逃席,可就在他在后头僻静处,抠着嗓子试图呕掉那灌得太多的黄汤时,他的耳朵突然捕捉到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只一抬头,他就看见了那个出来的人影。尽管他在长安的时间不长,并不认识太多的人,可婚后到底曾经四处拜访过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