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和平的曙光?(第2/4 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日本 大罗罗 463 字 2024-02-18 08:26:13

府或军方的人。丘吉尔不能把她当赫斯一样抓起来,甚至不能阻止她去见乔治六世。

在威廉三世和希特勒两人看来,英德议和最大的障碍就是首相丘吉尔为首的一小撮政治精英,只要能说服英国国王,战争就能很快结束了——根据英国的《国防法案》,拥有全权的是国王,而丘吉尔内阁不过是从国王那里得到授权罢了。所以在理论上,乔治六世国王是可以阻止丘吉尔内阁的“胡作非为”。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条件和英国讲和呢?”威廉三世继续提问。

“首先,英国应该交出所有在非洲的领地,从阿拉伯半岛撤军,同时将冰岛和法罗群岛归还丹麦,把直布罗陀交还给西班牙,再把马德拉群岛、索科特拉岛、百慕大群岛、巴哈马群岛、英属洪都拉斯交给我们。其次,英国必须加入欧洲关税同盟。再次,英国的伊丽莎白长公主必须嫁给弗里德里希亲王。另外,英国还必须交出三艘‘光辉’级航空母舰。”

赫斯曼提出的条件仿佛也不算苛刻,印度阿三还是英国的,马来亚、新加坡和缅甸也是英国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照样归大英帝国所有。

但是这些和平条件对英国而言并不是帝国衰退的结束,而是新一轮衰退地开始。因为打输了战争的英国是根本没有能力维持余下的殖民地不分崩离析的。在原本的历史上,作为战胜国的英国都最终失去了日不落帝国。如果英国成为战败一方,托庇于德国的保护,那么被德国一点点勒索切割,最后失去帝国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因此不到山穷水尽,凡是有脑子的英国政治家都不会考虑和德国讲和。至于英国的普通百姓,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英国皇家海军正在节节败退,眼看就要失去制海权了。

“……这些勇敢的无畏者,用他们的牺牲为大英帝国赢得了一场重要的胜利,而没有胜利就不复有大英帝国所象征的一切,没有胜利就不复有多少世纪以来的强烈要求和冲动。在人类冲突的战场上,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把如此多的荣誉归于如此少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我们精神振奋、满怀信心。我确信,只要大家联合起来,更加勇敢,我们的事业就不会遭到挫败!”

当奥丽加女皇乘坐着瑞典邮轮哥德堡号驶入利物浦港的时候,港口码头上的扬声器,正一遍遍传出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演说。演说的内容是关于“设德兰大海战胜利”和“无畏者敢死队”的。

这段时间德国因为死了个皇帝又加冕了一个新皇帝,因此戈培尔的宣传系统都忙着吹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