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兴登堡遗嘱(第2/4 页)

3;马肯森元帅。

这些人现在正和赫斯曼一起,坐在施莱彻尔庄园的会客厅里面,一边等待着前往兴登堡的庄园最后告别老总统,一边议论着将要到来的后兴登堡时代。所有的人都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心,同时他们又对纳粹党统治的成功感到满意。

“如果我们在1917年有个纳粹党,就不会输掉世界大战了!”

老元帅马肯森摸着自己的两撇完全变成白色的八字胡说:“如果那时就有一位希特勒首相,社会民主党和斯巴达克派就坏不了大事啦。”

老头子的想法应该是很有些代表性的!端着咖啡杯坐在角落里的赫斯曼是比较了解民意。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没有一个可以团结底层,并且镇压反战力量的执政党的确是德国输掉一战的一个原因。

“但是希特勒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将要继承总统大位的鲁登道夫非常担心地说,“他的大局观完全是基于种族的,优秀的、劣等的、雅利安的、斯拉夫的、犹太的……这种事情平时说说也就算了,但如果将之变成指导战争的战略,那我们就有大麻烦了。”

鲁登道夫比一般的人要了解希特勒,他们接触的比较多,他是代行总统职权的副总统,而希特勒是总理。两人经常见面,也会讨论战略问题,所以他对希特勒的战略大局观很看不上眼。

实际上希特勒还可以。赫斯曼的看法和鲁登道夫有些不一样,因为他知道希特勒不是二战中最糟糕的统帅,那个打赢了战争却输掉帝国的丘吉尔,还那位一天到晚帮倒忙的墨索里尼,还有冒冒失失挑起太平洋战争的日本统制派军头们都比希特勒更差。

但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却比希特勒更有眼光,而且罗斯福手中的本钱也更丰厚。实际上丘吉尔、斯大林的本钱也不少,他们的国家可以承受更多的失误。但德国不行,一个战略性的失误,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而希特勒恰恰犯了一个相当致命的战略级错误——他用种族观去指导战争!以至于对英国总是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对犹太人则有过分的仇恨,而且还有一种和俄罗斯人死磕到底的劲头。

“他是一个优秀的总理。”自己也当过一阵子总理的塞克特摇摇头说,“但他不是一个统帅……这一点他不如俾斯麦阁下。”

波罗的的戈尔茨上将和希特勒并不算熟,听了大家的评价,这位将军总统将目光投向了赫斯曼和施莱彻尔,“库尔特,路德维希,你们怎么看?他是一位能带领德国取得胜利的统帅吗?”

“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