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消耗战开始(第2/4 页)

航母换两条中型舰队航母……我们胜利了,是吗?”

自称“海军总统”的罗斯福问正在向他报告喜讯的总统参谋长莱西上将。

“总统先生,实际上我们的损失还不止三条博格级航母。”莱西上将微笑着回答,“我们还失去了2艘轻巡洋舰。不过在飞机的交换比上,我们这一次拥有极大的优势。这是在以往的交战中没有出现过的,这说明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已经到来了!”

实际上对美国而言,航母根本不值什么钱,更不用说博格级这样成批建造的护航航母了。真正有价值的是飞行员,他们才是太平洋战场上的主要打击力量。

而从1941年12月7日开始的太平洋战争,在战斗机和飞行员的交换比上,美国一直都处于劣势。这是因为日本飞行员的高素质和零式飞机的优越性能造成的。

但这两个因素现在都发生了改变!

首先,大量参加过太平洋战争和欧洲战争空战的王牌飞行员被分派到了各个训练基地中担任教官,大大提升了美国飞行员的训练水平。

同时,充足的油料供应也让美国飞行员在上阵前可以得到更多的飞行时间,从而能够练就娴熟的飞行技巧。

相比之下,石油供应比较紧张的德日意等轴心国,为了扩大常用机队规模,不得不压缩了飞行员训练的飞行时间。这样就造成新加入部队的菜鸟飞行员技术水平不佳——德国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只是没有日本严重。

除了太平洋战争前加入部队的老鸟之外,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加入航空兵的新手的技术水平之比上,美国飞行员都是要领先德日飞行员的。

其次的原因,当然就是F4U、F6F和P51这三款王牌机型的出现。在战争初期纵横太平洋战场的零式飞机,现在遇上了它的终结者!

“根据目前的统计,在战机交换比上,我们有1:3的优势。”莱西上将顿了顿,又补充道,“这是初步的统计,根据以往的经验,等到核实完毕后,我方的击落数会减少一半左右。”

“1:1.5?”罗斯福问。

“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吧。”莱西上将,“不算击伤的话,应该有1:1.5,这意味着一个关键的转折!”

“我们赢得了制空权!”罗斯福笑了起来,“哪怕是1:1的交换比,我们也赢了。因为我们有敌人10倍的飞机和飞行员……只要我想要,我们就有那么多!”

10倍之数当然是对日本而言的,10倍于欧洲是做梦,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