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赵楷提问了,你们的三观呢?(第2/4 页)

大宋有种小说怎么样 大罗罗 264 字 2024-02-18 06:33:37

北方的北京顺天府。所以山阳码头这里就不复当日之盛了,不过还是非常热闹的。

因为楚州山阳县依旧是南北榷场贸易的重镇!

这个大宋朝向来是把战争和商业分割开来的……打仗归打仗,贸易归贸易,两码事儿嘛!

所以无论楚州对面是大金、伪宋,还是北宋,山阳榷场的买卖照做,山阳码头上也总是舳舻相连。

不过今天的山阳码头上,却看不见载满货物的商船,也没有往来奔走以牟利的商人,只有一串旗幡招展,非常鲜亮的官船。还有许多衣甲鲜明的新军官兵和仆役打扮的人,都在码头上蒙头吃喝。

看来今日是有什么大人物要离开山阳县远行,所以借用了这处三角台堡,摆酒践行。

三角堡上,帘幕之内,满满当当的坐着二三百人。都是跪坐在松软的垫子上,每人跟前摆一小桌,桌上几个酒菜。这些人清一色都是文士打扮,穿着宽松的儒服,头戴东坡巾,看着就够儒雅。在三角堡靠近对外的“角尖”的地方,并排摆了四张长一些的矮脚桌,矮脚桌后面坐着三男一女,一共四人。

其中的女子,也穿着一身白色儒服,却没有戴东坡巾,一头长发简简单单挽了个发髻,用根簪子插了。她的年纪不小了,看着有四十多岁,气质高雅,风韵稍存。她虽是巾帼,但是在一群须眉之中,却也谈笑风生,看起来就是一个常在士林走动的奇女子。

这奇女子正是易安居士李清照。

和李清照坐一排的三人,是一个老者和两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老者看着有七十多岁了,须发皆白,不过依旧精神抖擞,正是赵桓的老师耿南仲。

两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是一白胖、一黑瘦。白胖一些的气度儒雅雍容,一看就是个饱学之士。那黑瘦一些的,说话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语气也很温和,让人如沐春风,显然是经过长期训练的。

这两位也不是凡人,白胖的是赵楷的翰林学士胡寅。黑瘦的就更厉害了,是第48代衍圣公孔玠。

原来今日汇聚于此的人物,除了胡寅、孔玠之外,都是来自东南各路的名士鸿儒,准备去曲阜祭拜孔子,同时参加赵楷所召集的儒门大会。

“致堂先生,老朽有一事不明,想向先生请教一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耿南仲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就话锋一转,步入正题了。

“耿相公但问无妨,下官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被称为“致堂先生”的人就是胡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