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成为大海盗之子(第2/3 页)

无主之地,明朝并无实管)。思齐见岛上地肥水美、大片荒野未辟,决意在此开疆拓土,干一番事业。

思齐胸有韬略,却土豪、立井寨、招募乡里移民三千余众,分为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

可惜天不假年,天启五年(1625年)九月,思齐和部众到诸罗山捕猎,豪饮暴食,不幸染伤寒病。数日后竞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七岁。临终,他召众人告之:“不佞与公等共事二载,本期创建功业,扬中国声名。今壮志未遂,中道夭折,公等其继起。”

颜思齐就是颜常武的父亲,两父子的名字都取自诗经,“思齐”是《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的一篇:“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而“常武”则是《诗经·大雅》的一篇:“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

名字虽雅,可惜人生难雅,颜常武很可能跟随便宜父亲颜天齐一起Game Over了!

凭借着记忆,也知道一些历史,颜常武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颜常武脑海里浮出一副桀骜不驯的双眸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他,那双眸子的主人相貌堂堂,身躯高大,容貌和气势有如北方大豪,极是傲气的样子。

郑一官!

此人后来的名字真是吊炸天,叫做郑芝龙!

字飞黄(一说字飞龙),原名一官(Iquan),天主教名尼古拉,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人。

要是让他成长起来,他将成为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盗,最大的海商兼军事集团首领。

郑芝龙以东南沿海为基地活跃舞台的海商兼海盗(随朝廷政策的变化身份随变),以其经营的武装海商集团著称,发迹于日本平户,为明郑势力的开始。郑芝龙在离开日本到台湾建立新的根据地,建立了一支实力强大的私人海军。

郑芝龙在17世纪中国明朝海禁与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的背景下,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周旋于东洋及西洋势力之间,并于1633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在郑和船队退出南中国海200年后,重夺了海上主导权,是大航海时代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被称为“闽海王!”

颜常武明白一条:这位郑一官想要他的命!

事实上,颜氏子孙在后来名迹不显,很可能被郑一官给灰灰了。

……

大首领颜思齐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