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6章 海洋贸易(第2/3 页)

些贴上封条的水密隔舱,它们都不开舷窗,每一舱室大约只有一个洗手间那么大,里面密密麻麻挤的都是货物。瓷器要包缠得很紧,再装到箱子里,碗碟之间就填满稻草来防碎。

商人们在舱里各个地方灌水,再把装瓷器的箱子放在这些潮湿的地方。让水浸泡过后,那些稻草就会发胀,从而将那些陶瓷牢牢地固定住,形成一个不会被打破的整体。

在船上几乎不会出现偷盗现象,因为盗贼无法离开他们还在船上的赃物。尽管如此,商人们还是会带着他们自己的食物睡在他们的货物上,在整个航程他们就呆在那黑暗而污浊的舱室里。从月港到马尼拉的航程总共要耗时10天。

运到马尼拉的货物几乎都能够销出去,西班牙人有的是银子,买下了所有的货物。

西班牙人穷到只有银子,比方说,1602年,墨西哥殖民当局向西班牙朝廷通报,仅在当年,大帆船就向亚洲运出了近400吨的白银,约合八百万两银子,这些银子的主要去向就是东方,夸张到中国的皇帝可以用送到他国度里的银砖盖一座宫殿!

也知道不妥,可是中国人辗压一切,西班牙也有它自己的丝绸织工和裁缝。但中国的纺织品规模远非欧洲人所能匹敌,质量也比红毛番自家生产的要高。

天朝人勤劳异常,且要求不高,他们的特色是“质优价廉”,还有一个量大。

月港的海商将天朝丝绸销往马尼拉,其利润率达30-40%。西班牙商人则坐地将价格哄抬到两倍、三倍甚至四倍,再销往美洲;即使如此,他们在美洲销售时,其价格也还仅有西班牙自产的纺织品价格的1/3。他们跨过两个大洋,从中国将丝绸销往西班牙,而销价却还低于西班牙自己生产的丝绸。

这不是辗压还是什么呢?

……

除开西班牙人的贸易,还有往巴达维亚的贸易呢?

巴达维亚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所在地,主要的输出贸易内容包括砂糖、鹿皮、鹿肉、鹿角、藤、米,转运贸易内容包括荷兰的金属、药材,巴达维亚的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鸦片、锡、铅,中国的丝织品、陶器、黄金。

好吧,银子很多,这是两条银色航线,而东南府,就掐在两条航线上坐海收钱。

给不给买路线?

不给,就抢……嗯,我们不能这么直接,应该说是扣船,我们也不是收买路钱,而是收税!

一艘船二千银元,比起几万两利润,不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