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2章 到达摩加迪沙(第2/3 页)

清真寺尖塔,一排排古老的阿拉伯城堡,还有一座天主教堂极为醒目地矗立在海岸边,周围则是红毛番的炮台堡垒。

那是一座以白色为主要色调的城市,在晨曦中渐渐显露出它清晰的轮廓,这就是摩加迪沙。

摩加迪沙,中国古称木骨都束,是一座于东部非洲偏北的印度洋岸海港城市,位于国境东南部,濒临印度洋西岸,地处谢贝利河流域,虽然距赤道仅有200公里,但气候凉爽,林木苍翠,是索马里的风景胜地。

也叫做骆驼城,等东南军上岸时发现,此地的骆驼比人还要多。

它还是一座历史古城,索马里自古被誉为“乳香和没药之邦”,曾是出产乳香和没药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地方。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一位名叫汗努的埃及贵族受埃及法老派遣来摩加迪沙购买香料,之后,希腊、波斯的商人和中国的航海家相继而来。12-13世纪,繁华兴盛的摩加迪沙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乳香和没药市场以及象牙和皮革的贸易中心,就在百多年前,明朝的三宝太监郑和曾经两次远航到摩加迪沙。

在平行空间里,索马里海盗久负盛名,摩加迪沙成了一座满城AK,无法无天的恐怖城市,但在此时,摩加迪沙是一等一的非洲大港口,繁华盖于非洲诸地。

港口汇集了各国船只,记者姚文启和博物学家陶元藻随众上岸,见到街道上行人川流不息,各色人种皆有,倒是不见华人,盖因殿下有话在前,华人之船不得过红海那边,最多到达西奈半岛。

殿下爱民,但责任有限,力不从心,非洲是不凑热闹的,所以华人少到非洲。

此地由红毛番主导,在欧洲人的航海发现时代,葡萄牙人宰制了整个非洲东岸,而摩加迪沙也当然无法免除葡人在十六世纪时入侵的命运,葡萄牙人在此间建立了他们的统治,但是葡萄牙人少,蜂拥而来的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反倒呈后来居上之势,他们的宗教传播得很快,就连三哥也占了一席之地。

摩加迪沙内陆以畜牧业为主,生产矿物资源,并输出香料、木头、象牙、贝壳、奴隶与铁矿至其他地区,东方来的旧三件丝绸瓷器和茶叶以及新三样糖烟在此间卖得很火。

姚陶两人在街道和集市上闲逛,见到一家很大的奴隶拍卖场,大量的野生黑人被光着身体押到高高的看台,奴隶主象展示牲口一般地给买主们观看他们牙口(没磨损的就是年轻的)和肌肉强壮程度,拍卖得红红果果!

香料市场的气味浓烈,半个城市都沉浸在香料的气味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