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第1/2 页)

都市神级鉴宝王 Ai清秋 310 字 2024-06-16 12:00:34

第861章

“解放前天宝窑当家的横死街头,尸骨未寒之际,几个儿子打得不可开交,好好家业被拆得七零八落......”楚明手指磨下巴转述《楚氏鉴法》记载。

三位淘客和庄家,都认死楚明是来自世家大少爷,机会难得,赶紧竖起耳朵认真听讲。

家被拆散之后,‘天宝’招牌一天比一天臭,等改革开放百业齐放,后人想重建都建不起来。

所以当今市面上,天宝窑烧制各式陶瓷,出一件少一件,是有收藏价值的。

要知道,古董价格任何时候对外出售,都定个最低价,缘由是同一个物件,在不同时期、不同人手里有不同价值判断。

眼前的‘紫砂壶’,在当年只是普款大众款,但‘品乡’两个字,是当时天宝窑大当家的名字,其经历堪称传奇。

小时熟读四书五经,十五岁拜了当时著名修瓷大师,结识大三岁的江南大才女佩思思,私人感情不提,二人结伴而行,从江南逆长江游历。

男拜访名师锤炼技术,在烧制、修复上不断精简,女借山水人文风情提升才华,把诗词刻入瓷器。

五年后,二人行至渝州时,不说各自在行业内登峰造极,名声一时无两,从朝天门码头下船,就受到当地乃至周围府县文人雅客,瓷器收藏大佬欢迎。

群人中有个地位十分超然的人,那便是渝州范氏少当家。

范氏本是闽海客。

北宋毕昇改良发明活字印刷,经过百多年发展至南宋更加全面,印刷行业也迎来行业春风。

适逢宋廷战败龟缩至长江以南,大世家居家带着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入闽,闽海迎来最集中的大爆发。

海边出现贸易巨港刺桐城,山里诞生建窑、书籍印刷的建宁府,即建州。

范氏先人抓住机会,左脚踩住海外贸易所需的茶叶丝绸、瓷器,右脚踏在海内,凭借临近入赣关卡,通过马车把书籍一车车过去,至千年名城洪转到船舶逆长江一路向西,和沿江各大名城交易,终点设在天府之地蓉城。

跟绝大多数家族一样,范氏为了财富安全和持续积累,拆出一支放在异地,从洪都、荆州、渝州、蓉城等名城中,最终选择渝州。

这只范氏凭借本家雄厚资金支持,先是开店售卖刺桐白、建州黑褐窑、刺桐缎、书籍站稳脚跟,而后再从老家运过来域外番货,比如香料、宝石等,赚得盆满钵满,实力都超过本家了。

到了这一步,范氏跟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