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民主人士(第2/4 页)

雄霸天下简介 大罗罗 324 字 2024-02-18 08:20:51

随大王,以功受封,以封议政。此乃复礼分封之正路,上下齐心,议政为公,虽复礼而人心不乱。”

陈德兴点点头。这个儒生的分析倒是不错的,士爵多起于微末,就是说他们还没有变成庞大难治的利益集团。他们的利益和大明这个新兴之国是一致的——大明越是壮大,他们可以得到的土地、农奴、财富就越多!而且北明草创至今,行事和分封还算公道。没有出现有功不封,有过不罚的情况。所以陈大明王的信誉还在,下面的人相信陈德兴,也愿意追随。因而即便有了议政之权,也还是会听从陈德兴的话!

至少在目前,北明的贵族民主是有权威的——民主和权威看着好像是反义词。但实际上却是可以二而一的,在成熟的民主制度下,当选的领导人就有执政的权威。譬如后世的美帝,总统和议会都有相当高的权威,他们制定的法令也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贯彻,整个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也就有了效率。

而在某些民主制度很不成熟的地方,选出来的领导人和议会没有足够的权威,各项政策都难以贯彻执行,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效率很低。如果在和平时期还能混混日子,要是遇上战争,这样的国家往往灭亡的比独裁专制国还要快!

“然大宋国内,形势复杂,义门遍地,强宗大族,盘根错节。”邓秋忠用眼角瞥了下邓明海、邓明安和邓明理三人。“对江南大族而言,宗族在上,国家在下!若以宗族为基以复周礼,其国必成散沙。大王取之,将易如反掌。”

“以宗族为基?”陈德兴摇摇头,“如何实行之?”

“以宗族聚兵,寓兵于族。以书院议政,立政于儒。”

邓秋忠的话一出口,满屋子的儒生都脸色大变。因为他说的办法,根本就是宋儒埋藏最深的梦想。

宋儒不同于清儒,后者是跪舔鞑虏的奴才,根本不佩称儒。而宋儒是有骨气有理想的,他们的理想就是建立一个由儒家士大夫共治,架空君王的儒家政权。

这便是宋儒心目中的复礼!

而在历史上,王安石变法之前,宋儒就几乎达成了目的。君王的权力被儒家重臣制约,不能胡作非为——最主要不能乱收税乱打仗,国家虽弱,但是民生倒是富裕。

不过这种儒家士大夫对君王某种程度上的架空,并没有制度作为保障,因此也就难以长期维持。一旦遇上力求振作的“有为之君”,很快就通过一场变法夺回了权力……

而这场王安石主导的变法也就被南宋的儒生视为乱天下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