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第1/2 页)

第893章

“姐姐只是告诉萧萧是朋友十万转让的衣服,萧萧没有参与交易过程。”萧萧回道。

吴明瀚闻言表情难受极了。

“你忘记早前有裁缝这一工种了吗?还有,在咱们行业内也曾有有裁缝师的角色。”楚明说道。

裁缝师在工业化时代之前,在古董圈还是独立存在的,后来由于各种缘由归入古董修复师一类,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按照正常情况,楚明年纪加三倍都不见得能知道,主要归功于《楚氏鉴法》记载。

吴明瀚一下任督被打通,高兴拍手道:“我怎么给忘记了呢。”

楚明嫌弃翻眼皮,继续用手电筒照射萧萧身上的老式贵妇绣缎衣。

“没想到明知和尚,还是个会用古十八红袖针的裁缝师。”楚明感叹道。

吴明瀚顿时吃惊,要不是萧萧假脸柳烟曾用过,他还被狠狠收拾吓尿,恨不得也伸手摸一摸萧萧身上的衣服。

吴明瀚在塞北下过一座晚唐老坟,从墓主人身上发现残片,出来后卖五万块,那是五年前,换到现在至少翻三倍,若是萧萧身上的衣服,是以完整针法编织出来,其价格不敢想象。

“掌柜,古十八红袖针很厉害吗?”萧萧见吴明瀚那么吃惊,好奇询问。

“厉害不厉害不好说,主要是体现在‘古’字上......”楚明又绕到萧萧身后观察,边耐心解释。

古十八红袖针的起源说不清,从商周直到北宋一直都是古董圈修复丝织品的上等手法。

在南宋之后经济中心从中原转移到江南,几百年财富、气候环境、人文等不断积累,在明清时期迎来大爆发,江南的丝织品在全国独领风骚,江南绣八针因手法简便上手容易,没几年就取代十八红袖针等古针法。

之后十八红袖针逐渐落寞,清中后期就被冠‘古’字,全国各地会的人不足双手之数,现代更是找不出一个来,可以说失传了。

“啥,不是东汉末年洛邑天才裁缝师张真念,依古法研究出来吗?”吴明瀚惊愕喊道。

“张真念的裁新衣补旧裳技术,放到整个历史长河来说,功力进前世没问题,但说他是十八红袖针创始人,未免有贪天之功。”

楚明顿了下,道:“针法是嫘祖和同伴们汇集过往先辈制衣技术而来,后历经夏商周三朝不断演变完善,才变成我们熟悉的十八红袖针,后世直到失传都没有停下修改演化,所以创始人是历代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