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大事小事(第2/4 页)

朱门风流笔趣阁 府天 451 字 2024-02-23 18:09:27

扬一时,那么之后的一系列举动方才是真正让人记住了他。由于在座的多半是江南士子,此时人们有的议论起了宁波市舶司那些永远枷号生不如死的犯人,有的则是提起了上海县的筑城,更有的则是津津乐道张越为官以来究竟杀过多少人,并没有多少人把于谦的话放在心上。

张越和万世节夏吉骑马从宣武门入了内城,便在西牌楼巷分了手。今日他们原本是预备叫上方敬的,谁知道正好国子监有假的张赳约了方敬同游大庆寿寺,于是张越自然任由两个年纪相仿的小家伙去游玩。从西牌楼巷出来,他也不忙回家,而是绕道去了柳巷胡同的张家族学。他这天出来没带随从,到了地头把马往拴马的石桩子上系好,便径直进门。

穿着大棉袄坐在外头竹椅上,头一点一点正打瞌睡的门房感到面前有人影晃过,顿时惊醒了,待看清了是张越,他更是一下子蹦了起来,忙不迭地上前。讷讷解释了几句之后,见这位主儿没说什么,他这才心安,连忙把张越引到了那道油漆着福寿双全纹样的垂花门,又解释道:“三少爷,这会儿学生都在读书……”

话还没说完,里头便响起了一阵杀猪似的惨叫,中间夹杂着竹板着肉的声音。张越听着这着实不像话,不禁皱着眉头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那门房愣了一愣,旋即小心翼翼地说:“这不是三少爷亲自给两位先生送的戒尺么?”

张越虽并不常来族学,但杜绾一向分心照管着这边,所以他早听说两位秀才塾师很是雷厉风行,戒尺打得噼啪作响,一群顽童都变了模样,于是如今并没有多过问这里的事。听了这话,他此时就有些不满了:“我当然知道那是戒尺打人。只是族学立起来也该有一年多了,该立的规矩也该早就立好了,就算是挨打也该有个样子,怎么会这般鬼哭狼嚎的?”

“回禀三少爷,这是因为前些天又添了几个附学的亲戚……是杜家的人。因着初来乍到不懂规矩不肯学好,连着几天都是挨戒尺,前两天还有人逃课,最后是他们家里硬是把人送过来的。三少奶奶额外让人吩咐过,该打就打该罚就罚。如今咱们这儿的规矩就是铁打的,安远侯的两个嫡亲外甥在这儿读书好几个月了,若是耽误了功课背不出书也照打不误。”

杜家人在此附学张越倒是听说过,但他还是第一次听说柳升的外甥竟然也在这里。细细一问,他方才知道英国公张辅派人来查看过,仿佛预备等孩子长大之后把人送过来,就连堂弟张赹明年也会到这里来上学。想到自己原本是用三年收一收家中那些适龄亲戚子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