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皇上,捷报,北京捷报!(第2/4 页)

活埋大清朝txt 大罗罗 341 字 2024-02-18 08:51:24

合并……到时候朱明可就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了!

相比这样的结果,先保平,遏制住吴周北进的步伐。再求和,维持住三国争霸的局面。最后争取连吴灭朱,形成南周北清的格局,才是最为理想的。

因此康熙皇帝在朱仙镇战场上所采取的战术,一开始就是以“保平局”为目的的。

而这套“保平求和”的战略战术,到目前为止,还是非常成功的!

在如今的军事技术条件下,阵地防御战显然要比攻坚战容易多了。

况且清军在数量上还占着优势,还拥有三倍于敌的骑兵优势!

所以朱仙镇一战从十二日夜一直打到了二十日凌晨,整整七天八夜的大战,仍然没有决出胜负。

一场平局看来就在眼前了!

现在朱仙镇北面的战场上尸体都堆城了山,献血浸透了正在融化的雪土,形成了大片大片的血色泥泞。清军死守的那座由大车、盾车、沙包、雪土堆成的车垒,更是被吴军的炮弹、手榴锤打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几个较大缺口处,尸体更是交相枕藉,清周双方士兵,就这样交叠着死在一处。

康熙皇帝还摇摇晃晃的站在距离战场并不太远的那个村子中的一处屋顶上向南张望,就看见火光月光映照之下,吴周军又在整顿队伍,准备再次发起进攻了!

没完没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就在康熙皇帝感到有点绝望的时候,他耳旁突然传来了周培公的呼喊声:“捷报!捷报……皇上,大捷啊!”

大捷?

康熙皇帝愣了愣,几乎怀疑自己太累了以至于产生幻听了……这些日子好像只有朱仙镇这里发生了大战,别处根本没有大打,哪儿来的大捷?

难道是伪明的军队打了瓜洲埠?

想到这里,康熙皇帝就低头往下一看,这才发现底下的院子里站了不少人——图海、索额图、明珠、噶布喇、李霨、杜立德、冯溥、熊赐履、王辅臣、周培公这些人都来了!

这其中的大部分人还是从开封赶来的——这次康熙把大半个朝廷都带在身边了,所以开封行在每天要处理的政务有一大堆,康熙也没心思过问,就丢给那几个大学士兼南书房大臣了。

这些大学士和南书房大臣这是怎么回事儿?怎么都跑到前线来了?

这是多大的大捷?

想到这里,康熙就问:“哪儿大捷啊?”

“皇上,您先下来……”康熙的老丈人噶布喇却开口招呼康熙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