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康麻子满载而逃,朱和墭快去抗日!(第2/3 页)

活埋大清朝的女主是谁 大罗罗 341 字 2024-02-18 08:51:24

随后就立即派出骑兵到处“护送”壮丁、年轻女子入伙八旗当奴才,同时搜集粮草、牲口,还焚烧大量没有用的村庄、城镇,毁坏无用的桥梁。

折腾到康熙十八年二月的时候,临津江至平壤的三百里平原地带,除了海州到平壤的官道沿途还没有被破坏,其他地方都是一片废墟!

二三十万新包衣奴才和大量的粮食、牲口、财物都已经集中到了平壤城内,随时可以北运!

而康熙滞留朝鲜的第三个原因,当然是在等待一批来自西洋的枪炮。虽然荷兰人、西班牙人拼凑的十六国反明大同盟除了给大明一个开战的借口,就没别的什么用了。但是这两国还是竭尽所能的在支援大清朝廷……当然了,这种支援都是收费的!

但是由于渤海湾的入口处布满了大明水师的战船,所以荷兰人、西班牙人的船只已经无法通过,而朝鲜的海州和元山(在日本海方向上)就成了大清获取西洋军火的生命线,所以康熙就想得到这批军火之后再走。

康熙留在朝鲜的第四个原因,则是为了把朝鲜隔壁的日本国拉下水……这其实不是他的意思,而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马绥克布得局。

为了拖住大明南下的步伐,同时也为了能向日本销售荷兰军火,马绥克从打造十六国联盟开始,就一直在把日本国往战场上拱。

不过在朱和墭亲征朝鲜之前,日本的德川幕府对于插手明清战争的事儿没有太大的兴趣……顶多也就是在琉球问题上放放嘴炮。

可是当朱和墭出兵朝鲜,然后宣布在朝鲜撤藩设省之后,德川幕府可就有点慌了。

从朝鲜的釜山埔到日本的对马岛,仅仅只有一百里水路……以大明如今可以跨越东海将上万人的兵力投送到朝鲜沿海的能力,这区区百里水路根本不足以保证日本国的安全。

所以德川幕府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开始悄悄增加在釜山浦草梁倭馆的驻守武士人数。从原先的不足百人,增加到了上千人,而且驻守的人员也从原先的对马藩藩士换成了德川幕府的旗本、旗本陪臣和御家人。而“好心”的荷兰人还为驻守釜山浦草梁倭馆的武士赠送了先进的燧发枪和六磅火炮以及大量的火药。还派出军官和工程师帮着他们加固草梁倭馆(这个倭馆很大,占地约三十万平方米),指导他们进行训练。

而康熙皇帝的大军在这个时候驻留朝鲜北三道,则能给德川幕府一种错觉,让他们以为自己可以和大清联手,迫使大明放弃“吞并”朝鲜。

与此同时,朱和墭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