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帝国反击战(六)(第2/4 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小说解说 大罗罗 463 字 2024-02-18 08:26:13

他知道巴甫洛夫的心思,这位“大雷雨计划”的制定者已经认识到“计划”正面临失败!但是“大雷雨计划”失败的后果可有些严重!不仅领衔的巴甫洛夫大将要倒霉,身为巴甫洛夫主要幕僚的里莫斯基克少将本人也要遭殃,一个降职记过处分是必须的,会不会加码到劳动改造就要看伟大领袖的心情了。

“不,不,不……”巴甫洛夫连连摇头,“华沙是必须要解放的,这个目标不能放弃。而且我们对华沙城的进攻非常成功,60%的市区已经在我们手中了。但是敌人比我们原来预想的更加强大和顽固,因此剩下的40%的华沙城不大可能在短期内拿下。我们要准备在华沙城周围和德军再打上几个月,也许会一直打到1943年!”

“打到1943年?”里莫斯基克吃了一惊。华沙战役从1942年6月开始,要打到1943年可就是6个月以上的漫长战役了!现在可不是围城战,而是激烈的城市攻防战!虽然是苏军主攻,但是德军的反击也非常犀利,两次大反击就重创了苏军2个集团军!

这样的交战要打上半年,真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共产主义战士呢!

“是的,有这种可能性!”巴甫洛夫却很肯定地说,“而且华沙决战很可能会演变为共产主义苏联和国家社会主义德国之间的终极决战!”

“在华沙进行终极决战?”

“是的。”巴甫洛夫耸耸肩,“要不然还能在哪儿?柏林吗?柏林和华沙之间是一大片平原,不仅无险可守,而且还有非常良好的交通设施。公路和铁路都是全世界一流的,如果华沙解放,我们就能利用这些公路和铁路迅速向西推进……除非德国人大肆破坏他们好不容易建成的设施来迟滞我军。而他们又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损失呢?为什么不在华沙和我们决战呢?他们的实力又不弱。”

巴甫洛夫说的不仅是判断,其实也是一个大举增兵华沙的理由。听着似乎有些道理,但还是有些缺乏依据。就在里莫斯基克想要从前线送来的各种报告中找些内容来佐证巴甫洛夫的判断的时候。一个强有力的依据自己就从前线传来了!

7月21日上午10点,在扎克罗奇姆镇附近和“曼陀菲尔集群”对峙的苏军第11机械化军报告,又有至少一个师的德军装甲集群抵达了扎克罗奇姆镇附近的维斯瓦河南岸,正准备从德军控制的2座公路桥上过河。

……

“至少一个装甲师?那就是三个装甲师了……”

克里姆林宫内,世界革命的伟大领袖斯大林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