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老陈悟道(第2/5 页)

天下雄天下秀 大罗罗 324 字 2024-02-18 08:20:51

一顿猛批。这就要求参与辩法的双方都熟悉对方的教派经典,而且还德能言善辩。陈淮清根本不懂婆罗门教,自然不能亲自出马。于是就将八思巴和白玛铁木请来,再加上鸠摩智波罗和波罗姐妹,组团去和婆罗门智者讲理。

如果讲理能赢,那些婆罗门智者连带他们的寺庙都要改成佛寺——当然是那种可以娶妻、继承和保留种姓制度的寺庙。如果辩法不胜,那么陈淮清就会允许境内的婆罗门教继续存在一段时间,不过会对信奉婆罗门教的村子征收额外的人头税,而且在选拔官吏的时候也优先选择高种姓的佛教徒。

总之就是要用和平的手段将天竺的婆罗门教徒转化成佛教徒。同时还要将大乘佛教扶上全天竺国教的地位!

“……此次西征德里,乃是除魔卫道。昔日佛教之所以没落于天竺,就是因为只有弘法之愿,没有卫道之剑。应该以经弘法,以剑卫道。只有诛除佛敌,佛理才能大兴。当以佛陀之刃,反对外道之刃。当以佛陀之圣战,反对外道之圣战。只有如此,佛教才能世世代代昌盛兴隆。”

“佛法太过庞杂,经卷多如牛毛,真伪难辨。僧侣究其一生,也难尽晓其中真理。相比之下,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天道教之经文就简单多了。简单才方便信众学习,才能吸引愚昧之民皈依。这教派之争,归根结底不是靠讲理而是要比人多的。人多力量大,打起来才容易取胜啊!那个投靠了伊斯兰教的觉信尼姑家的道理就不错。普通信众,会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行了。他们伊斯兰教不也这样,只要相信‘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使者’就行了。”

“一味避世出家,只知个人修行,只晓经营法产,却漠视国家兴亡。如此焉能不招致法难巨祸?避世隐修之僧当然可以有,但是数量一定要有限制。今后天竺佛教应当入世,佛教不出三界,当入红尘。僧侣也可繁衍后代子孙,法产也当依律纳税。如此崇佛之国才不至于衰弱,国强才有力量弘法……”

“群龙无首,内争不熄,也是天竺法难的一大根源。欧罗巴有所谓大公教会,可以号令四方,帝王公侯莫敢不从。天竺佛教也应该效仿一二,该有个普世僧团来号令天下佛徒!僧团根本之地,就是佛陀悟道之地。当修复此地的大菩提寺、那烂陀寺、超戒寺、飞行寺,以为佛教神圣之地。然后孤王再以大宝天圣法王之名号令天下,一如西方大公教会之宗主。孤王百年之后,再传大宝天圣法王之位给儿孙,如此才能世世代代护佑佛教昌盛……”

陈淮清这时盘腿坐在菩提树下,假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