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1/2 页)

粮食大跌 免费阅读 75 字 2024-03-28 17:04:33

自己有那么大的外挂在手,无论如何也比别人的起点高吧。

人家能做的,自己就不能做的?!

实际上,要是用手工搓一辆汽车,还真不难。

只要有相应的材料,杨振国相信自己可以搓一辆出来。

困难的是如何实现商业生产。

想要大规模的实现商业生产,必须把一切的行程简化。

最重要的是,得有相应的材料和模具。

这特么的相当于建立一个工业体系。

杨振国怎么可能没有压力?

不过好在,他也不算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北疆毕竟有一汽存在。

“回头得好好找找一汽的资料,应该能省我不少的事情。”

既然接了这个任务,杨振国就不准备敷衍。

建设大汉,本来就是他的愿望。

伍相看着沉思的杨振国,大感欣慰。

李老爷子说的对,

杨振国是一位好同志。

伍相何尝不知道自己的要求不解人情,一众工科精英都完不成的事情压在一个人的身上,几乎是强人所难了。

然而数遍大汉,要在短时间内有突破的,也只有杨振国有这个能力。

北疆一汽不是大汉自己发展的企业,是红色联苏帮助发展起来的。

在当时两国还在度蜜月的阶段,红色联苏援助了大批的项目,其中就包括北疆一汽。

只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红色联苏的援助是要收钱的。

他们不是一开始的就确定多少费用,而是根据项目的进展,分批支付。

收到货款之后,才能制定下一阶段的费用。

等到所有项目完成之后,再出具项目款项书。

这些款项,通常比国际上的价格贵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甚至还会收百分之三的配套费。

关键的是,定价权在红色联苏手上。

也就是说,这不是援助,这是单纯的生意!

伍相是大汉的大管家,他的压力很大。

他不希望红色联苏的事情再一次的发生。

落后就要挨打。

这是千古真理。

伍相就要穷尽一切办法,改变一穷二白的局面,让大汉初步的强盛起来。

他对现在的形式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必须趁着国运之战之后难得的和平窗口,努力发展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