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吴应熊,你怎么也学坏了?(第2/3 页)

《活埋大清朝》小说阅读 大罗罗 341 字 2024-02-18 08:51:24

京,随时人头落地,根本不敢想而已。

“父帅,”吴应熊笑着对吴三桂说,“这么说来,这杨起龙还是咱家的功臣了,将来怎么都得封他一个侯爷啊!”

吴三桂哈哈大笑:“一个侯爷怎么够?给个国公还差不多。”

说着他又对身边的刘玄初道:“玄初,你给本帅起草三封给杨先生的请贤信,回头本帅亲自抄写了再一封封的送出去。”

“三封?”刘玄初笑问道,“这是三顾之恩吗?”

吴三桂点点头,笑道:“若是杨先生肯来湖南,老夫也不惜行三顾之礼!”

刘玄初笑道:“有大总统的三顾之恩,那杨起龙一定会来投靠的。”

吴三桂笑着:“那是自然的,他为老夫父子办成了两件大事,怎么可能不要回报?凭着他已经立下的功劳,到老夫这里躺着吃一辈子也足够了。”

他说的两件大事,第一是坑人变成救人,把吴应熊坑回了云南;第二才是联耿取武昌……的确可以躺着吃一辈子了!

“父帅,”吴应熊这个时候提醒吴三桂道,“耿精忠那边的事情只成了一半,这个耿精忠有点傻头傻脑的,而且自视很高,也想当皇帝,多半不会照着杨先生给他的路子走。”

到底是苹果园结拜的好兄弟,吴应熊对耿精忠的为人还是很了解的。

“少帅,”刘玄初接过吴应熊的问题道,“只要耿精忠再装几个月的忠,接下去不管他出兵抢江宁还是袭九江,咱们都能顺利取下武昌府。”

“说的也是……”吴应熊点点头,“这个先装忠臣,然后在关键时刻跳反的计策,我看咱们也可以拿来用一用。”

吴三桂闻言望着儿子,“应熊,你想把这一计用在谁身上?”

“马鹞子王辅臣,”吴应熊说,“咱们之前没有取武昌的妙计,所以就想着让他在陕甘搞事儿,打乱玄烨的阵脚……现在咱们有了进取武昌之计,而且还有了专门克制八旗兵的天雷药,就不怕玄烨把八旗兵都调到南边来了。

既然如此,王辅臣这枚暗子儿就该好好用上一用了!”

吴三桂点点头,问:“应熊,你且说说,王辅臣这枚棋子应该怎么用才好呢?”

吴应熊道:“王辅臣虽然是父帅的旧部,但他并不是关宁出身,而是大同出身,之所以能成为大将,是因为素有勇名,后来又得到了福临和洪承畴的提拔,才成为总兵。他在父帅手下当总兵时,还曾经和二弟结怨,这才走了门路调去了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