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明君赵桓,还有点怂(第2/4 页)

大宋有种 小说 大罗罗 264 字 2024-02-18 06:33:37

御营新军还应该杜绝空额、占役、克扣等陋习,必须足饷、足粮、足额。而为了确保各将的官长不会贪污克扣,臣等三人以为,新军各将的正、副将,都应该有武进士的出身,大部分的部将也应该是武进士的出身。

而行伍出身的武人,最多只能到部将。而且无论正将、副将、部将、准备将(部的副将)等职,都应该设有任期,定期轮换,才能避免养成势力。

至于行伍出功赏的问题,臣等以为应该多赏钱财,谨慎授官……毕竟勇武不畏死就可以立功了,而当官可难多了。以功授官,实是取乱之道。”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立刻就是一片称善。

当然要称善了!

赵楷推行授田府兵,又搞军功爵,制定《十二勋位制》,将土地和当官这两件事和杀敌立功挂钩,直接动了文人士大夫的奶酪。

而赵桓的金陵政权,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士政权,上上下下都反对军功爵啊!

赵桓在反对《军功爵》的问题上,当然也是和群臣一致的——他要赞成《军功爵》了,那帮文官还能支持他吗?

要比军功……赵楷应该当官家啊!

“以功授官,的确是取乱之道!”赵桓的语气异常坚定,“朕宁愿从牙缝中省下钱财犒军,也不能滥授官职,让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当官!”

“官家圣明!”

赵桓的表态,立刻赢得了群臣的一致拥护。

赵桓显得非常得意,顿了顿又问:“不知这次准备办多少个将的新军?”

兵部侍郎,留着老大一把胡子,看上去非常生猛的赵明诚出列道:“回禀官家,臣等商议之后,觉得这次可以募新兵二十万,编成一百个将,每将的兵额都是两千人,设正将一人、副将一人、部将两人、准备将四人……其中正将、副将都兼领一部,实际上就是一将四部二十队的编制。

而本次大比共取武进士403人,分给一百个将,差不多就是一将有四个进士,正好可以分任正将、副将和两个部将。至于四百个准备将和两千个队正,则都用行伍出身的武人。”

原来行伍出身的新军部将现在还是个画饼!

赵桓又有些担心了,“连部将都是进士啊……真的能行吗?”

“官家,老拙觉得用进士当部将只有大才小用之嫌,绝对不用担心他们不能胜任。”

东府大相公,春风得意的耿南仲站出来给赵桓喂定心丸吃了,他说:“现在训练、行军、扎营、布阵皆有法度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