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渡东江第一更求月票(第2/3 页)

天朝之梦解说 大罗罗 579 字 2024-02-22 21:31:30

东之战的关键就在这里,在东江!其余皆不必理会。”

僧格林沁脸上表情极有信心,对左右道:“朱逆遣5000人过江是想探我虚实。若我不敢战,他便能在江北立一寨。然后以浮桥沟通南北,他以为这样就可以迫我军离开硬寨同他野战。可我偏不让他如愿!”他看看祥麟,“祥军门,你速去点齐20000绿营兵到贼匪阵前5里处掘壕立寨!”

“卑职遵命!”

僧格林沁又对傅方道:“春弘,随我出战,看看咱们八旗的儿郎是怎么收拾他们汉家弱旅的。”

汉家弱旅当然不是明军啦,有了白云山之战的教训,僧格林沁可不会傻到用他手中宝贵的八旗兵去和明军硬拼。这八旗看来还是应该用于震慑,只有到了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赤膊上阵去和敌人拼命的!

呃,八旗兵当然是不怕拼命的,历史上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都不乏和帝国主义拼命的八旗子弟,只不过拼命的效果很不好,比三元里的民团还不如……

当日中午,20000名绿营兵在不到8000八旗兵的驱使下,在东江北岸展开了阵形。而韩四指挥的一个步兵团则背靠东江构筑起了工事。虽然这个时代的陆军并不大重视野战工事,但并不代表完全没有构筑工事的战术。不过仓促之下,也不可能筑起什么太坚固的防线,就是一道用沙袋垒成的胸墙,胸墙前面摆放了一些木质的拒马。6门12磅大炮和6门9磅也安放在同样由沙袋构成的炮兵工事之内。

面对五里之外严阵以待的明军,僧格林沁并未立即发动攻势。他虽然在诸将面前极力表现出必胜的信心,但是在具体指挥当中还是务求谨慎。始终贯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术。因而同济世军展开对峙之后,他也立即下令一部分部队列阵和明军对峙,另一部挖掘壕沟,摆开了准备据守的架势。

而在此时,在东江水面之上的一艘广船后甲板上面,朱济世正领着左宗棠、丘胖子、海明、苏玉娘、罗军旗等人远远观察着战场。在这艘广船周围,还有几艘快船环绕,这些都是用来传达朱济世命令的。

在场的明军高级将领当中,苏玉娘同清军交手的次数最多,也最了解清军,远远一看正在排列的清军大阵,便知道他们的虚实了。她的表情中有一丝凝重,抬手指着清军的位置道:“明王,正在列阵的清军绿营是精锐,不是僧格林沁的军标就是祥麟的督标,寻常的绿营镇标是摆不出这等严整队形的。”

朱济世问道:“清军会主动进攻吗?”